【市政组】
项目名称:长春市双碳产业引导区(一区)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世纪大街快速路工程
设计单位: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
用地面积:本项目地表部分规划用地面积为869304.99平方米
建筑面积:项目新建桥梁面积约33.8万平米。新建地面道路约92万平米。新建雨水管线长约2.7万米,污水管线长约1.1万米。新建绿化面积约39.5万平米
项目建设地点:
世纪大街快速路工程主体位于长春市东部城区的核心区域,是长春市“一环、三横、四纵”快速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工程全长12.8公里,主要包括世纪大街、东环城路、净月大街、南四环路、新城大街、卫星路及世纪广场节点。
世纪大街-南四环路方向:路线沿既有世纪大街,经世纪广场,既有南四环路布设。北起自由大路路口北侧,接既有世纪快速路断头桥,南经世纪广场,转西南终点至距离态广场立交400m。
东环城路-净月大街方向:路线沿既有东环城路,经世纪广场,既有净月大街布设。北起营口路,南经世纪广场,转向东南终点至博会路。
卫星路方向:西接既有南部快速路落地点,主线起点吉林省交通建设集团门前,终点秦皇岛路,与拟建南四环路主线通过E、G 2个匝道实现连接。
新城大街方向:北起世纪广场、南至绕城高速。
世纪广场节点:设置互通立交一座,通过A、B、C、D共4个匝道连接净月大街与世纪大街、南四环路。
主要功能:
世纪大街快速路作为城市快速路网重要组成部分,实现东部快速路、南部快速路与四环路的快速转换,将长春二环、三环、四环地面相交的世纪广场进行立体化分离,完善了我市快速路系统,构建了东部区域重要路网骨架。
世纪大街快速路完工后,实现二道区、经开区、净月区等区域快速连通,构建跨区通道,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的同时,分流了东部快速路、净月大街、世纪广场等道路、节点高峰期间集中出行的交通流量,充分缓解了长春市东部城区的交通转换压力。项目通车后世纪大街主线高峰时速达65-75公里,双向流量5000-6000辆/小时,通行顺畅。毗邻本项目的东部快速路双向流量下降11%-20%,速度提升10%-12%,分流效果显著,大幅提升了周边路网通行能力,有效改善区域交通拥堵状况。
设计理念:
本项目设计深度贯彻绿色、低碳理念,从环保建材的优先选择,到常规设计的优化改良,全方位打造低能耗、低排放、可持续的绿色建筑典范,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
新建道路基层全部采用装配式砌块结构,装配率100%。新建桥梁除大跨径、小半径曲线外均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,装配率达70%。
新建人行道和路缘石全部采用PC仿石材材料。该种材料具有耐用、经济、环保等优点,同时表面可模仿天然石材的质感,价格也较低。
高架桥全线采用降噪路面。实现降噪1-3分贝,相当于路面交通量减少50%或车速降低25%所带来的效果。具有弹性恢复好、行车舒适、缩短制动距离、安全性高、成本低等特点,且利用废旧轮胎制备橡胶粉,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。
在高架桥桥面整体化层中应用玄武岩纤维复合筋,并使用玄武岩纤维替代聚丙烯腈纤维,为长春市高架桥首次应用。在桥面铺装混凝土中掺入玄武岩纤维,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拉、抗冻、抗冲击性能;玄武岩纤维复合筋相比普通钢筋,具有抗拉强度高、耐腐蚀、质量轻等优势。
高架桥中央设置新型玻璃钢防眩板。为长春市高架桥首次应用,具有刚度大、耐腐蚀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。该材料解决了弹性合金钢材质的防眩板刚度较小、易变形、易锈蚀的问题。工程应用情况反馈良好,防眩板安装齐整美观,后期维修保养量小。
设置新型直立式和封闭式声屏障,为省内首次应用。声屏障上下屏体采用新型复合通孔板面板夹聚酯纤维吸音棉,环保耐老化。中间屏体为阻燃耐腐蚀的夹膜玻璃透明板,卡槽式的立柱便于安装及日常运维。相比长春市既有旧式声屏障,降噪效果提升2-3分贝,外形更美观,行车视野更开阔。
—END—